头条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宣传 > 头条新闻
南方宏论:以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写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潮邑清风    发布时间:2022-05-22    点击数:1458次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今天,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大使命,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广东改革发展历程将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这次大会,是在我们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豪情满怀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将总结过去五年工作,谋划未来五年发展,引领全省人民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思想指引未来向大道。更壮阔的征程已经开启,更伟大的胜利就在前方!

  一

  时间,是载今记往的刻度,是衡量发展的标尺。

  过去五年,恰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期。回望这五年,广东一路走来,极不平凡、极为不易、极其难忘,从中也更能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广东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

  时间不会忘记——

  每逢广东发展的关键时刻,总书记总是亲自把脉定向,给予悉心指导。

  2018年3月7日,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充分肯定广东工作,寄望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并对广东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2020年10月12日至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展现新的更大作为,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

  人民不会忘记——

  五年来,总书记的足迹深入广东大地,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潮州、清远……一步一履总关情;始终深情牵挂广东父老乡亲,“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一直深切寄语广东改革发展,“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五年来,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赋予新的重大平台、重大使命、重大机遇,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领航定向。

  广交会、中国航展、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从都国际论坛、大湾区科学论坛……五年来,总书记向在广东举办的一系列重大活动致贺信或发表视频致辞,多次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给予广东干部群众最亲切的关怀、最有力的指导和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殷殷嘱托,厚望如山岳;声声关切,德泽若阳春。

  总书记始终心系广东人民,为广东改革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指引广东在新时代劈波斩浪、勇立潮头,是我们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最坚实的依靠。

  二

  奋斗的画卷,在总书记的全程瞩目、倾情指导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新思想的科学指引、生动实践中奏响。

  潮涌珠江两岸阔,放眼南粤气象新。

  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坐标,我们迎来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盛事。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党和国家的非凡历程中总结经验、砥砺初心使命,从国家和广东的发展成就中激昂接续奋斗之志,奏响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最强音,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奋力驾驭复杂局面,我们沉着应对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战大考。与全国人民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迎难而上、展现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努力夺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斗争,成功应对台风“山竹”等自然灾害,稳妥处置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在服务“国之大者”、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发展安全底线方面展现担当作为。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按照总书记教给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广东发展的方位和形势,进一步凝聚了抓落实、重实效的共识和合力,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深化实施“1+1+9”工作部署:第一个“1”是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政治保证;第二个“1”是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主动力;“9”是举全省之力推进“双区”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等9个方面重点工作。

  五年来,我们从未停下奋进的脚步。2019年10.8万亿元、2020年11.1万亿元、2021年12.4万亿元……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一年一个台阶,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领跑全国,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大湾区”展现澎湃活力,“广东蓝”刷屏朋友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奥运健儿苏炳添等在人们心中留下奋斗不息的身影……发展数字、改革品牌、区域活力、群众获得感,以及人的精神风貌,从不同角度映射出广东发展的强劲脉搏,正是广东方方面面巨变的浓缩与见证。

  以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广东实践展现思想伟力,广东过去五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未来的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广东是一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地处“两个前沿”,总书记对广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寄望甚厚,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同年10月视察广东时明确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202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又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

  五年来,广东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置于“1+1+9”工作部署的首要位置全力推进,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五年来,广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广东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和扎实成效。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强大优势。五年来,广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接续实施两轮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高质量完成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效激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聚焦“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战略,着力培养和汇聚各方面专业人才,为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打铁还须自身硬。五年来,广东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严的主基调,突出抓住“关键少数”,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发扬钉钉子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强化政治监督,深入开展巡视巡察整改,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彰显,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不断增强。

  党旗引领风帆劲。五年来,全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从全面深化改革主战场到推动乡村振兴大舞台,从科技创新最前沿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省30.6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不断激发,560多万名党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断增强,鲜红的党旗在广东大地高高飘扬。

  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爬坡迈坎、敢于改革,广东是有传统的。”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开放是广东的特殊优势和鲜明特质。40多年来,广东靠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开创美好未来。从深圳莲花山下的郑重宣示,到2020年视察广东时要求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贯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的一个关键词。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多年前。五年来,广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坚持解放思想,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先行探索、创造经验。

  抓住“双区”建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牵引带动全省改革开放,在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学习中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局面;打造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品牌,以建设“数字政府”为抓手,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系列移动政务服务品牌,“粤康码”一码走全国;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高效完成地方机构改革,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布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广东谋划推出了一批战略战役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的56条改革经验举措中,广东就贡献了13条。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正如总书记所指出:“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五年来,广东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勇敢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机遇,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稳固供应链、拓展“朋友圈”;稳步推进重大平台建设,更好发挥广交会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内外贸链接功能;贸易新业态发展迅速,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努力打造广东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累计形成58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1项为全国首创、7项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动大湾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万家,累计吸收外资超5200亿美元,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一批百亿美元外资大项目相继落户……广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眼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天地宽。珠海横琴合作区,粤澳半导体基金项目等重点项目正陆续落户,琴澳市民在合作区种下的“同心林”茁壮成长;湛江霞海海关,搭载着广东农产品RCEP原产地证书的水产预制菜,乘风扬帆出海,走向全球大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五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过去五年,广东立足省情实际,坚持系统观念,把握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聚焦九项重点工作,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压茬推进中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取得了“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纵深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稳健起步。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持续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和“数字湾区”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广州期货交易所、“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首批湾区标准目录、首次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等重大改革落地见效;全力推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出台22项省级支持措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大部分落地并在全国推广;横琴合作区创新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新体制、累计注册澳资企业4700多家,前海合作区统筹推进“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

  ——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坚实起步。顶住疫情冲击等压力,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新增佛山、东莞两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城市;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7家,累计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撑作用凸显、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强;历史性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出省通道增至30条;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两新一重”建设,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和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迈出大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取得重大进展。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扎实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顺利运作,省实验室产业支撑和聚力引才效果显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和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组建湾区半导体等百亿级产业集团,创新“揭榜挂帅”制度吸引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全社会创新活力竞相涌流;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

  ——制造业整体提质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深入实施制造业“六大工程”,出台“制造业投资十条”,实施“链长制”,全力破解汽车、手机、家电等领域芯片短缺难题,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企业群为着力点厚植产业优势,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逐渐成型,推动广东制造不断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现行标准下省内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同时帮助桂川黔滇4省(区)93个贫困县摘帽、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缩小至2.5以下;粮食年均产量超过1200万吨,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单产连续三年“三增”,2021年农业总产值和增速均创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建18个国家级、23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国首创“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广东预制菜成新兴增长热点;实施“九大攻坚”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率达到99.8%以上,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和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和平衡。制定支持广州、珠海、佛山、东莞高质量发展,支持汕头、湛江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政策文件,制定支持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北部生态发展区、省际交界地区加快发展的一揽子财政政策,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持续提升,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强劲,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历史性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完善省内对口帮扶机制,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启动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河产业共建示范区加快建设。

  ——文化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文明之花开遍广东大地。聚力实施文化强省建设“六大工程”,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57万个,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60万余场次;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以“绣花”功夫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力打造岭南文艺新高地,涌现《中国医生》《深海》《白蛇传·情》等一批精品力作;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南方+等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实施对外传播工程,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完成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高水平建设“三馆合一”等标志性文化项目,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首位。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构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首创疫情防控“三人小组”模式,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形成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社会发展新局面;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培训768万人次,有力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5%以上,“双减”工作扎实推进,新高考平稳落地;加快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完善三孩生育政策支持体系。

  ——统筹发展和安全,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有效防范国际风险,华为顶住压力、越战越勇,孟晚舟平安回家,让“中国红”成为信念的颜色;高标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城镇燃气、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风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三年双下降;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坚定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在广东改革发展史上却是意义非凡。五年来,全省上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敢于创造,走出了一条自信自强、勇搏激流、走在前列的奋进之路。

  六

  事非经过不知难。越过千山、踏过万水,方能体悟行之不易。站在今天,回望过去五年,我们感受到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下的重重压力,感受到高质量发展赛道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感受到大国博弈被他人以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艰难处境,也收获了成功与感悟、信心与信念、温暖与力量。

  “感谢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这是连樟村村民经常说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昔日省定贫困村在党的领导下脱贫奔小康、村民生活越来越好的感恩之情,也印证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深刻道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这些年,广东之所以能够顺利过险滩、闯难关,关键在党,关键在党中央权威,关键在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核心就是方向,核心就是力量,核心就是未来。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我们在“两个大局”风云变幻中就始终有主心骨、定盘星,就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思想就是力量。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从来离不开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广东蹄疾步稳向前进,铸就了新时代的新辉煌。广东的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

  大海,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反贫困、奔小康,战疫情、稳经济,化危机、应变局……广东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就在于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落实到全省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我们都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和美、越过越幸福,这是共产党人的情怀所在,更是使命所系。正如总书记所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的外部环境,面对极为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东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实践证明,“三新一高”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也是广东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广东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这些年,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发生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也发生深刻变化,广东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既防“黑天鹅”,又防“灰犀牛”,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指出:“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就必须善于总结经验,从中提炼出决胜未来的法宝,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七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未来五年,是广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是广东抓住难得机遇、顶住各种挑战、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五年,是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关键五年。

  奋楫扬帆再出发,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坚定不移。

  “万里长征不计程,指津自有北辰星。”回望这些年广东的发展历程,有一条脉络分外清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贯穿于每一个关键节点,如航标标注了航道,如灯塔指明了方向。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今天之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今时之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全面向前推进;今日之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迈向新阶段。“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面对各类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扎实实办好广东的事,方能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大踏步走向美好未来。

  奋楫扬帆再出发,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至关重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察世情,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观国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看省情,广东处在内外循环交汇点,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较强的创新实力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拥有1500多万市场主体、7000万劳动者、1.27亿常住人口共同形成的市场红利,拥有“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利好……这是在发展的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比较优势,是广东奋进新征程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潜力所在,是不容错失的重要战略机遇。

  奋楫扬帆再出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必然可成。

  时者,势也。面对过去与未来的接替承续,面对内部和外部的机遇挑战,广东锚定既定奋斗目标,与全国一道踏上新的赶考之路。这是通往复兴路上的又一伟大征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然还会遇到急弯险滩,但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聚焦总书记赋予我们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坚持用好“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方法,与时俱进深化实施“1+1+9”工作部署,持续强化好的工作抓手,持续完善好的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做实做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广东就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八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说过:“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今天的广东,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笃行不怠启新程,容不得有半点彷徨、犹豫和懈怠,必须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始终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始终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认识,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实现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上不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过去,让人回味;现在,给人启迪;未来,令人神往。

  让我们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新的起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揽工作全局,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奋力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